跃马扬鞭新征程

2004-12-27 00:00:00    【字体大小:

时下,正是天寒地冻的季节,而在五征集团轻型车二期工程施工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工地上,挖掘机、推土机交叉推进,挖沟整平;一排排新建成的车间里,焊花飞溅,工人们正在忙着安装调试设备。这是该集团强化技改促发展的一个剪影。

——思路超人一步,策略先人一招,技术改造使企业步步领先

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机遇时刻存在,好的政策是明显的机遇,不利的政策虽是一道门槛,却也隐含着巨大的机遇。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用户购买力水平的提高,农用车被经济型汽车取代的步伐加快,五征公司原有的生产条件已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一道新的发展瓶颈形成。是固守原有的阵地还是突围发展?五征人视困难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实现了年年大干,步步领先。

2003年4月份,总投资6000万元的轻型车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是按照汽车生产标准设计,有车身组焊,阴极电泳涂装线、总装三条生产线和检测线,年设计生产轻型车能力为6万辆。2003年12月25日试运行,2004年4月16日竣工投产。当年生产轻型车2.6万辆,实现销售收入5.1亿元。轻型车公司一期工程竣工投产是五征集团调整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由农用三轮车为主向农用三轮车和轻型车发展并举战略转移,实现五征跨越发展迈出第一步,是五征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一期工程的全面胜利,五征人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树立了长远发展观和奋发有为、迎难而进的拼搏精神,敢闯敢冒、敢试敢干的创新精神,干大事、创大业、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干好今天工作的同时,已经为明天甚至后天的工作铺下了基石。技改工作的步步深入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就在五征轻型车一期工程竣工投产的同时,五征轻型车二期工程也开工建设了,二期工程总投资1亿元,厂区总面积500亩,设计有车身涂装车间、车厢涂装车间、车架涂装车间、冲压车间,仅厂区道路就有九条近3000千米。目前已进入设计安装阶段,计划2005年春天竣工投产,届时五征集团将形成20万辆轻型车生产能力,为跨入汽车领域夯实基础。

——适时扩大规模,使产品上档次,上水平

农用车行业是竞争激烈的行业,仅有品牌优势很难有长久的立足之地,必须形成规模优势。五征无论是从品牌地位还是经济运行质量等方面都处于同行业前列,但是,农用车总装、车架焊接等生产线都是96年以前建造的,生产能力达到极限。自2000年以来,五征集团每年都投资5000万元以上对原有总装线、车架生产线进行改造,并新征土地150亩,新上钣金生产线、涂装生产线、车架生产线和农用车总装生产线各一条,使农用车生产能力由10万辆扩增到30万辆,较好的适应了市场需求。五征公司还从提高零部件的自制率入手,改造原有的生产条件和工艺装备。去年10月份,投资3000万元在县工业园开工建设了占地150亩的车桥厂新项目,2004年5月份竣工投产,生产能力翻了一番。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关键部件受制于人和成本较高的问题。也具备了生产多缸四轮农用车和轻型车车桥的能力,满足了五征发展需要。五征安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生产板簧、轴类件为主,设备运行已十年有余,生产工艺装备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已满足不了生产轻型卡、重卡车板簧的需要。

去年11月份,五征集团投资1千万元,在原废弃的厂区,新建5000平方米厂房,新上了国内先进的,拥有下料、垫火、回火、组装、烤漆流水作业的板簧生产线,使生产环境大为改善,生产费用降低10%,产品水平大幅度提高,具备了生产重卡、轻卡板簧的能力,月生产能力提高1200吨。他们还利用原厂房,新增轴类加工设备40台套,增加了一条传动轴生产线,使设备配置更加合理,产品质量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去年销售收入8400万元,。今年销售收入1.4亿元,经济效益增长4倍。为建设专业化、高水平汽车配件生产基地,2004年12月份,五征公司又在县工业园征地100亩,开工建设汽车配件和出口机械配件加工项目。一期投资3000万元,新上四条半轴生产线,2005年投产,达到省内最大、国内先进,具备各种汽车半轴生产能力,为发展汽车配件、出口机械加工贸易奠定基础。

 为进一步扩展企业发展空间,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五征公司自去年以来又开发了以挖掘机、推土机、拖拉机为主的农业装备,在青岛市黄岛经济开发区征地140亩,发展农业装备,目前已开工建设。走进五征的发展轨道就会发现,五征的每一次投资在当时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决策失误,投资失败,使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生产线闲置,都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由于五征对市场和自身实力进行了准确地分析,适时决策投资,应时乘势而上,在创造机遇的同时,迅速形成规模,并全部发挥了效益。机遇面前,快人一步,抢占先机,就招招主动;慢人一拍,亦步亦趋,则处处被动。

在农用车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五征公司却年年有大动作,步步上新台阶,生产形势红红火火,销售收入连续8年保持高速增长,经济效益持续6年成倍增长,靠的就是适时技改这一“四两拨千斤”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