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父子关系」
男人很多时候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在中国式父子关系里,父亲与孩子之间,充满着复杂多样情感连接,总隔着一块透明的玻璃,明明近在眼前,却又难以靠近。
随着时间的变化,在父子关系相处中,我们能感受到父亲独特的关怀方式,并给予及时的回应,更能深刻理解那份“中国式父爱”。

你听说过,拖拉机有改善父子关系的“超能力”吗?从内蒙古到山西,这两对相距446公里的父子,因为五征拖拉机展开了父子间的“农机较量”,也正是因为农机让他们的父子关系焕发新生机。
「以他为榜样,以超越他为目标」
来自内蒙古通辽的付常宝,从事农机行业已经23个年头,作为当地有名的农机手,他千方百计想把在城市上班的儿子叫回农村子承父业。初回家乡的付豪总是一副抵触情绪,虽然表面上没有与父亲进行争吵,但实际上,他的抵触情绪便是一种无声的抗争与“较量”。
.jpg)
.jpg)
带有抵触情绪,整天无精打采,便是付豪每日的状态。说起转折点,那便是他开着五征拖拉机赚取第一桶金。当他驾驶着五征MG2104拖拉机在田地里驰骋,进行翻地作业,在获取收入的同时他也被辽阔的土地所震撼,这种成就感是他在城市工作中不能获得的。
.jpg)
自此之后付豪以父亲为榜样,主动开始学习农机行业各种知识,主动进行耕地练习。这些努力父亲付常宝都看在眼里,看到乡亲们为儿子竖起大拇指,付常宝喜悦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jpg)
仅用3年的时间,付豪便从对拖拉机一无所知的懵懂青年,逐渐成为一名对拖拉机耕地旋地、维护保养样样精通的多面手,能独挡一面,成为农机事业主力军。正如付豪所言:“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我父亲要退居二线做保障工作了,我现在比我父亲干的好,马上就可以超越他。”
「既是父子,更是朋友」
远在446公里的山西汾阳同样也有一个“农机家族”,程秉熙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农机手,从小受家庭影响的缘故,他与很多背井离乡去大城市追逐自己梦想的年轻人不同,他一直想成为像父亲一样优秀的农机手。
.jpg)
程秉熙从小便表现出对农机的热爱,他主动向父亲学习拖拉机的知识,自己在空闲时研究农机,一点一滴从零开始,父亲看出儿子对拖拉机的热爱,便将对农机的全部经验传授给儿子。他们既是父子,更是朋友,腼腆的父子俩每次都会因为拖拉机变得侃侃而谈,拖拉机成为父子间增进感情的纽带。
.jpg)
近几年,农机行业提到最多的词就是大马力,程秉熙认为大马力拖拉机将会是未来的趋势,便购买了五征MF1804拖拉机,这台动力强劲、转向灵活的拖拉机是他并肩作战的伙伴,每年为他带来20万左右的收入。
.jpg)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程秉熙愿意主动接起农机事业接力棒,并为自己“机二代”的身份感到自豪。不善言辞的程秉熙已然成为农机行业的弄潮儿,这位90后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农机事业的热爱,以父亲为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超越父亲完成更高的成就。
.jpg)
两代人之间以“较量”的方式传承着农机事业,把汗水和温度注入农机事业,更多父子间“较量”故事将会继续上演,希望五征拖拉机可以成为父子间的纽带,让父子关系更亲密,小时候我以父亲为榜样,长大后父亲以我为骄傲。
“父亲,我永远以你为榜样!”
“儿子,你永远是我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