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卫东:企业的核心是创造价值

2010-12-10 15:12:21    【字体大小:
 
(来源:《大众日报》  记者:左丰岐  时间:20101210日)

鲁商档案:

姜卫东,山东五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从1992 年接管帅印,直至成为山东五征集团的掌门人,姜卫东与他的员工们一起,以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奋斗,把一个经营困难、前途未卜的小厂发展成为国家大型企业集团,演绎了以小博大、跨越发展的民族制造业传奇。

5年前,姜卫东带领五征人通过转换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多元化发展战略规划,实现了以小搏大、由弱到强的转变,创造了闻名中国农机工业的"五征现象",现如今,他又带领五征人靠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提升研发水平和产品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出了中国机械制造业的"五征奇迹"

今天,姜卫东又在谋划他们的第三个五年规划,也就是五征的国际化战略,通过提高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为更多客户创造更大价值,把五征打造成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现代化机械制造企业。
 

山东五征集团前身是成立于1962年的县级拖拉机站,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现已形成农用车、汽车和现代农业装备三大主导产业,拥有13个子公司(分厂),总资产32亿元,员工13000 人,是中国机械制造重点骨干企业之一。

五征集团从农用车生产起步,迅速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创造了发展优势,创造出了业内注目的“五征现象”。过去的五年里,五征全力提升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实现了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的转变,产品和产业竞争优势更加突出。今年,销售收入将突破100亿元。

未来五年,五征将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全面提升企业及产品的国内外竞争优势,把五征打造成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现代化机械制造企业。

123日,本报记者就企业核心价值创造与创新等问题,专访了五征集团董事长姜卫东。

企业的价值在责任

记者:五征集团近年来取得迅速发展,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作为一家知名企业的董事长,你认为什么是成功的企业?

姜卫东:看一个企业是不是成功,不仅要看它的发展速度和融利能力,还要看他的社会公众形象,这两者缺一不可。成功的企业不仅要做大品牌、追求发展,更应担负起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

承担社会责任,尽管企业会付出一定的成本,但又会向社会证明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证明自己能够在经营活动中把公共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从而带来社会公众的认同。企业不仅要学会怎样挣钱,还要学习如何花钱,即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近几年,五征员工总数由2000年的1000余人增加到现在的13000多人,每年平均吸纳农民工、社会青年、下岗工人、 复退军人1000 余人就业。五征的发展壮大当之无愧的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龙头。10 年来,仅在五莲县五征带起的配套企业就达到 200多家,其中销售过亿元的就有10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已占到全县工业经济的70% 以上,3万多人在五征产业链上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作为一家制造企业,更重要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从1980 年代开始,五征人面向田野和乡村,始终引领着中国农用车潮流,为广大农民制造最实用的致富工具,造就了一个500 万规模的庞大用户群体。而今,五征农用车、 汽车和现代农业装备产品也在为助推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五征正积极践行“服务社会,造福大众”的经营宗旨。

记者:企业责任内涵非常丰富,提供给社会的除了物质贡献外,还有许多精神层面的东西,特别是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更有一种榜样的力量。

姜卫东:是的,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除了大家都关注的纳税之外,最重要的其实是社会影响,五征集团的今天对当地,对社会是一种激励,有形的资产与无形的影响相比,无形的精神更为重要。

五征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秉承“服务社会、造福大众”的经营理念,致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流的产品,创造最大的使用价值。同时,积极大手笔投入公益慈善事业,践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我们捐资2000万元用作日照市和五莲县慈善基金,被授予“最具爱心单位”荣誉称号;开展的“阳光助学”活动被评为“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出资1000万协办水运会,捐款捐车价值200 多万元救助地震灾区等等。 十年来,五征累计向社会捐款5000余万元。

但是,企业的公益之路不仅仅在于捐款捐物,更重要的是承担社会责任,为政府分忧解难。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寒流之下,不少企业选择了裁员,五征集团却“逆势而为”,公开承诺“不裁员”,还专门为休班职工增发工资补贴。2009 年,面对大学生“ 就业难”,五征在完成年初确定的120名人才招聘计划后,又扩招300 名大学毕业生,全年新增员工 3000多人。

创新要走向更高层次

记者:任何一个企业或企业家要想承担社会责任都需要一个基础,必须有成功的企业,这样社会责任才是有源之水,你认为做企业哪一点最重要?

姜卫东:创新能力应当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五征是将创新作为第一竞争力的企业。

现在,企业面对的竞争是国际层面的竞争,国际制造业巨头看好中国市场纷纷进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依靠传统的方式是显然不行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能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拉动型向创新拉动型转变。

因为门槛低,1990 年代,农用车生产厂家一度达到200 多家,市场既竞争惨烈。大浪淘沙过后,全国仅剩下十几家农用车生产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五征集团从一个县办小厂成长为行业领军者。

那些当初认为农用车门槛低,不需要创新的企业都倒下了,而那些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了的企业,都是抓住了创新这一关键因素,不然就走不到今天。

记者:很多企业都在说创新,但实践起来却出现了不少问题。五征集团在这方面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姜卫东:企业必须为创新营造良好的软、硬件,创造条件、政策保持创新活力,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我们牢固树立人才强企理念,把善于发现人才、科学使用人才、积极培养人才作为衡量企业领导成员及中层管理人员称职与否的标志。同时,本着“才尽其用”的原则,对人才放手大胆使用,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搭建广阔的舞台,在公司上下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为了尽快扭转公司人才奇缺局面,我们及时确定“引进急需的,用好现在的,培育后备的”人才工作思路,并对专业人才实施期权激励制度。

2007年,五征自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引进3位有 20 多年汽车产品开发经验的汽车博士,助推了汽车产业的发展。5 月份,五征接着成立了以三位专家领军的汽车设计研究院,借鉴国外汽车公司的先进经验与五征具体实际结合,建立起了规范的汽车研发设计流程,汽车产品调研、策划、设计、试制、试验等工作逐步与国际接轨。五征集团还设有农用车研究所、农业装备研究所和电动车研究所,技术人员达400多人。

五征十分注重对各类人才的培训、培养,与吉林大学、山东大学联合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同时,与国外设计公司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在联合开发产品的同时,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研发体系和研发流程与国际接轨。

2000 年至今,企业每年都投入资金近亿元实施技术改造,使载货汽车年生产能力达到了10 万辆;农用车年生产能力由10 万辆扩增到50 万辆;建成了农业装备公司,成功研制出了中小型拖拉机、装载机、挖掘机多个系列20 多个品种的农业装备机械,形成了年产拖拉机、工程机械10 万台的能力;新建的汽车配件制造中心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国内较为先进,具备专业化、高水平的汽车配件生产基地,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其出口势头也呈现出广阔的前景。五征还不断引用高科技加大电动车制造基地的建设力度,生产的电动车、电动三轮车和电动游览车、高尔夫车等多个系列 200 余个品种的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韩国以及西欧等发达国家。

目前,五征产品设计周期缩短30% ,产品设计与工艺得以优化,生产周期缩短10%-20%

向一流世界制造企业进军

记者:今年五征集团销售收入已经突破100亿元,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头羊,下一步五征集团的发展会是什么样的?

姜卫东:一个企业要想有长远的发展,就必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积极吸取前沿的管理科学和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克服“ 小富即满” 的思想,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 基于这一认识,五征正确分析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自身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不断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适时调整发展思路,按照既定的战略方针、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层层推进。

目前,我们五征集团也正在筹划“ 十二五” 发展规划,就是要实现国际化。 积极学习、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的产品研发流程、方法与手段,缩小与国际差距,开发高端、替代进口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大量采用加工中心、先进制造装备、数控技术,积极采用现代试验检测手段,努力在提高产品精度与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在国际融资与国际购并方面有所突破;国际市场有所突破。到2015 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00 亿元,国际市场销售收入占20% 以上,将五征建成中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机械制造企业。

记者:五征集团提出的目标很宏伟,宏伟目标的底气来自哪里?

姜卫东:五年前,我们提前并超额完成第一个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十一五”发展战略提出的实现销售收入100 亿元的计划,也已经实现。这都给我们鼓足了勇气。

2005年底并购浙江飞碟汽车挺进汽车制造业;2009年并购山东拖拉机厂,拓展了农业装备产业链,实现了产业升级。企业研发能力、装备制造水平与产品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企业迈向现代化。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与规划导向,认真全面谋划企业“十二五”发展蓝图,着力在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与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积极走出去,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有效利用海外的人才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实现境外上市、 收购或合作办厂,增强五征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份额,使五征真正成为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的机械制造企业,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